“他这么走了我们有点没想到,他的病反反复复一年多,好好坏坏很多次,我们都以为他还会像以前那样,能缓解。”汤一介的弟弟汤一玄今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早上还清醒,跟保姆说了很多话,结果下午我们赶去的时候就没有意识,大口地呼吸,我们看了心里太难受了。”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二哥比我整整大十岁,我们兄弟姐妹七人,大哥大姐都英年早逝,到了最后,就剩下我和二哥俩人了。”汤一介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汤一玄排行第七。汤一玄晚年和二哥相伴,住在北大燕南园58号。旁边57号之前是冯友兰的旧居,现女儿冯宗璞在居住。
汤一玄告诉记者,二哥的儿子汤双上个月曾从美国飞回来看望,“他那边还有工作,待了10天就飞回美国了。”没想到父亲去世,现在正赶回国,明天到京。而汤一介的女儿汤丹是从父亲病危前几日从美国飞回,和母亲乐黛云一起,陪伴汤一介走过了最后的生命时光。
汤一玄称,前年9月,汤一介因腹泻去北医三院就诊,发现肝中有肿块,“当时没让他知道,我和嫂子也不知道。”直到去年3月的一次检查,医生发现汤一介肝上的肿块已经长到6个厘米,“那就是肝癌晚期了,当时协和医院和301医院的大夫举行会诊,绝大部分的医生都觉得他活不过半年。可是他又坚持了一年半。”
汤一介知道自己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基本上没怎么歇着,除了断断续续地住院,这半年他工作很忙。我每次找机会跟他聊,重点都是劝他,放下一些工作,好好养病。但是他说自己宁可少活几年,也要干点成绩出来,他很倔,不听我们的。”
汤一玄眼中,二哥“很用功,很严肃,工作非常努力,我真佩服他”。而汤一介临走前仍放心不下父亲的纪念馆,跟女儿汤丹提起,“可惜他没亲眼看到(开馆)。”
记者今早还采访了汤一介的堂外甥女万怡,“1982年我在北京,住在叔叔家,哇,他家里书好多啊,四面墙全都是,叔叔对我们小辈还挺和蔼可亲的。”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汤一介反复告诉她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年轻人要学以致用,用到极致,千万不能学而不用。第二句是关于做人的道理,他说做人一定要善良,一定要谦虚,万万不能嫌贫爱富。”万怡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把他的话都记在脑子里面。”
“叔叔性格特别温柔,说话很斯文,又谦和,一点架子都没有。”万怡说,“当时他不到50岁,刚刚经历‘文革’。”万怡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湖北老家很多人到北京去都住在他家,“都说没见过这么好的人,对每个人都那么好,尤其是对贫穷的人,他能帮就帮。”(记者 陈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