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徐达对弈图
孔老夫子曾教导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凡事都要务求名正言顺,这才是成功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否则,你便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相反还会有人出来反对你。
偏偏这个陈友谅自以为手里有了枪杆子就什么都可以做了,须知才干如曹操者,人家打拼了一辈子,到底才敢奢望着做个“周文王”;而且,曹操的儿子曹丕这个“周武王”也是通过正儿八经的禅让仪式得来的,最后旧主子也算是得到了善终——可他姓陈的倒干脆,直接把旧主子杀了完事,这与迷信暴力的项羽当初杀害“义帝”是如出一辙。
话说沔阳(湖北省仙桃市)人陈友谅是和倪文俊一样,本都是渔家子出身,传统四大行“士农工商”,他家全占不上,自然是最下等了。还不仅如此,陈友谅的祖上本姓谢,只是后来被招赘到了陈家(像朱重七似的),后代才因此不得不改姓陈。在今日的农村里,赘婿的后代究竟要姓什么,夫妻双方尤其是赘婿与丈人的争执还很厉害,大家仍然相当看重孩子的姓氏(归属)的问题,仿佛这就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脸面。像我认识的有一户人家,由于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个孩子竟各随一姓。
“赘婿”在古代向来也是很让人瞧不起的,想当初秦王朝的时候,赘婿在政策上还是受歧视的,要多承担很多社会义务。因此,论“苦大仇深”,陈友谅家确实和“黄金家族”的朱重八家有得一比。
也许正是因为出身实在太过低贱,陈友谅要改变命运的愿望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强烈,因为没有尊严的人才更渴望得到尊严。所幸的是,这陈友谅小时候居然还获得了读书的机会,使得他能够略通文义,也算是获得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能力。果然,他后来没有再成为像父辈那样的打渔人,而是成为了县里的一员小吏;小吏由于社会接触面广,一般都比较精明强干,比如“汉兴三杰”之一的萧何原本也是县里的小吏①。
不过,不入官流的小吏对于他陈友谅而言,是根本算不得什么的,他的人生志向要比这远大得很:他是定要做那打上灵霄宝殿的“齐天大圣”的,不然也得在政府军里混个高官显爵以荣耀乡里——革命还是反动,只是人生的一场赌博而已!在这里,没有主义,也没有什么信仰,有的只是对“押宝”的慎重考量。
曾经就有一位会看风水的老先生,他在看过老陈家的祖坟之后,便说:“你家法当贵!”友谅心下为之窃喜不已,奋斗的底气也更足了。
① 萧何、曹参等人原本都是县里的小吏,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世能力也都比刘邦要高,但之所以把刘邦推为起义首领,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万一起义失败,政府第一个要镇压的对象正是他刘邦。
徐寿辉等人起来造反之后,当时已经三十出头的陈友谅也认为自己彻底翻身的机会来了,于是前往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友谅同志起初是倪文俊手下的一位小小的簿掾,是专门佐掌文书、钱粮之类这些杂务的。不过以他的才干而论,让他干这些没出息的事情显然是屈才了。不久,友谅同志便获得了几次主动表现的机会,他凭着自己的功劳最后被提拔为了倪丞相手下的一位领兵元帅(相当于师长、旅长级别的)。
一般而言,但凡领兵的将军都可以分为有脑子和没脑子两种类型,也就是说有无野心和政治抱负。显然友谅同志是跟大唐的终结者朱温同志是一路的,他们都是有脑子、有野心的政治狂人。况且,友谅同志就算是仗着自己多读过几年书,也是不会甘心居于这些泥腿子、江湖草莽之下的。
至正十七年九月,友谅同志的机会终于来了。也许先前他曾是倪丞相最信任的人,并且得到过丞相的不少恩惠,也许丞相对他也没什么特别,甚至更为猜忌、刻薄——但这都已经不再重要,不管怎么样,友谅同志一贯的野心都只会让他以一种行为标准来审视一切,只会让他做出一个选择,那就是努力争取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最终,通过一番权衡,他选择了背叛倪丞相,尽管这非常冒险,但收益却极其诱人。有的书上还说他本是因为和丞相的小妾有私情,为防止奸情败露才不得不出此下策,事实上这简直是对于友谅同志智商的莫大侮辱!
当友谅同志在成功地袭杀了叛乱的倪丞相之后,便又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丞相的一应枪杆子,此时友谅同志的腰杆也就挺起来了,他“自称宣慰使,寻称平章政事”,此时他实际上已经基本掌握了天完政权的军政大权,慢慢的,徐皇帝就被他完全架空了。
想来在倪丞相失败的基础上,友谅同志的手段也应该更高明一些,他不应该太露骨。不过陈平章读的书毕竟有限,眼光、见识也毕竟有限,偏又非常自负,所以说白了他也不过只是一个爱耍诈的政治流氓而已。他最终残忍地处死了自己的主子,然后代而取之,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也是大失人心之举,首先就在自己的内部制造了强烈的不和谐氛围。
还没跟敌人较量,自己就先失了一招。殊不知对于那些心生怨气、不满的部下们,光靠威压、利诱显然是不够的,做领导的关键还得有人格的魅力!想当初田横在被汉军打败之后,他的仅剩的五百部下竟宁死也不投降,偏要为主子殉葬。这凭的是什么?正是领导田横的人格魅力。
另外,当项羽诛杀了义帝后,也为刘邦讨伐他提供了口实;再加刘邦一宣传,项羽就更被妖魔化了。
陈平章的失策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徐皇帝死后,割据四川的明玉珍就不买他姓陈的账,明玉珍自立为陇蜀王,成了公孙述、刘备式的人物。相反,明玉珍还追尊老徐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试想,如果能够得到四川方面的鼎立支持,那么他陈平章雄霸江南、雄霸天下的底气、实力也就更足了,可惜他太过于猴急了。
自打友谅同志成了炙手可热的“陈平章”之后,他就开始派兵四出征战,以扩大地盘,他也可以乘机扩展、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
至正十八年的正月,陈平章开始发兵进攻长江下游的重镇安庆。当时,元守将余阙依安庆西南面的小孤山为屏蔽,令水军驻守此地,以抵御陈部的进攻。不过陈部既人多势众,且猛将如云,他们很快就攻破了小孤山,并进围安庆;经过一番不分昼夜的猛攻,安庆城破,余阙被杀。
从此,陈部已开始与下游的朱部接壤和对抗,也因此才有了常遇春第一次的主动挑衅。因为,陈部对于人家下游的朱部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他们没有任何敌意,朱同志也会感到沉重无比的压迫感的。
赵匡胤尚且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何况是身边睡着一头狼。
这年四月,陈部又攻占了龙兴路(今南昌一带),接着陈平章又分遣部将王奉国等破瑞州,康泰等攻邵武,他本人则领兵破吉安,又遣他将克抚州。八月,进克建昌路;九月,克赣州;十一月,进破汀州,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福建。次年二月,王奉国又克信州。三月,陈平章又遣兵克复了西北的门户襄阳。
文化人苏轼常说“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又有句古话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人生的奋斗就如登山,而贪婪骄纵则如山崩一样,可以瞬间将人带入万劫不复之地。再如有的人都可能会像越王勾践和秦始皇那样:“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尔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陈平章自恃功高,他挟徐皇帝以令众人,也变得骄纵起来,于是有些同志开始看不惯了,遂人怀二心。
平章大人自然看在眼里,他对于属下们尤其是徐皇帝的那几个老死党更加防范和猜忌。就在这个时候,他杀了赵普胜,但以老赵的为人和感情倾向而言,平章大人杀他也许并不是没有道理。
当时,陈平章本人在龙兴歇脚和办公,他就跟当初曹操在邺城另起炉灶(封公建国)一样,完全把在许都的汉献帝君臣给撇到了一边去,而且也不容易被他人掣肘。就在这时,徐皇帝竟突然要求迁都到龙兴来,也不知他究竟打得是什么算盘。但陈平章当然不愿意:你若来了,我这里办事可就不方便了。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