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奖”表彰名额大幅缩减 进一步增强公正性
中新网7月25日电 民政部今日举行例行发布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指出,信息不对称是多年来困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詹成付称,信息不对称是多年来困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一方面,对于许多遭遇困难的社会公众而言,他们不知道除了政府救助之外,还有哪些慈善资源、慈善项目可以帮助自己;一方面,对于很多慈善组织而言,他们拥有资金、人力和项目,由于信息不对称,却难以发现和锁定要帮助的对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政部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编辑《2014慈典——慈善救助信息实用手册》就是做的多种努力中的一种。
詹成付表示,这本《慈典》是由民政系统发起,公益媒体承办,慈善组织团结协作、聚智聚力的成果。去年年底,我们以民政部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慈善项目信息征集工作的通知》,请全国各地的民政部门发动慈善组织踊跃上报慈善项目。同时,确定了遴选项目的三个标准:一是项目以扶贫济困为重点;二是举办项目的组织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身份的慈善组织;三是项目在2014年内仍然运行。按照这三条标准,在各地上报的数千个项目中,最终遴选了近2000个优秀项目,编辑了这本《慈典》。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詹成付进一步指出,《慈典》中的项目,囊括了生活救助、灾害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多个领域,服务于老人、儿童、残疾人、妇女、进城务工人员等多个群体。《慈典》是一本免费供社会公众使用的手册,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詹成付称,去年年底,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为发挥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开辟了巨大的空间。编辑《慈典》,也是落实《办法》的一项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