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改革进展备受关注。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召开。一天之内的两次会议聚焦深化改革,意义重大。会议对未来7年的改革实施工作作出整体安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总施工图和总台账。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今年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每次会议都涉及重大改革事项。“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到此次涉及的央企薪酬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每个改革环节都非常扎实,体现了稳扎稳打。”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
聚焦“央企薪酬”:触及利益调整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和2011年两年,国资委下属的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在65万元至70万元之间。
“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18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聚焦央企负责人薪酬,并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这是首次从中央层面对央企高管薪酬改革进行明确,意义重大。”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改革敢于碰硬,抓住了要害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体现了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会议提出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目标——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央企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分配、是利益调整,这十六字指明了方向。”李锦说,“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如何实现更好的统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也是下一步央企改革的关键。”
姚景源指出:“能源、通讯等具有垄断性质的央企与其他在市场中处于完全竞争状况的企业相比收入差距较大;部分央企内部,少数负责人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甚至达到几十倍、上百倍,这些都将在深化改革中去破题。”
根除“职务消费”:强调制度规范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除了国家规定的履职待遇和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标准的业务支出外,国有企业负责人没有其他的‘职务消费’,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
“根除非正常的‘职务消费’,让预算法制化,让相关消费从‘灰色’走向‘阳光’,这体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也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与干部制度改革正在更紧密地结合。”李锦说。
“当下的薪酬体制中职务消费与工资收入及业务经费混为一谈。取消职务消费,就是摒弃灰色地带,让一切在阳光下运行。”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说。
“职务消费,产生了一些奢侈浪费的问题,容易滋生腐败。”姚景源说。此次会议也强调,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是转作风的深化,也是反“四风”的深化。
强化“创新驱动”:着眼系统重构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李锦认为,首次提出“三个面向”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所在。当前,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我们也要适应改革的“新常态”。
“当前,我们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有200多个国家曾面临‘中等收入陷阱’,但只有十多个国家顺利越过。能否跨越,关键就靠创新。”姚景源分析说,“经济发展一是靠投入增加,二是靠生产要素配置的完善,三是靠技术进步,四是靠劳动力素质提高。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更多地依赖投入增加,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也是潜力所在。会议提出的‘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超前规划布局’,都体现了改革的战略思维。”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时,习近平强调,督促检查要抓到位,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专家们一致认为,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抓要害,敢碰硬,谋长远,改革必将释放新的活力。(记者 冯蕾 黄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