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去北戴河,更多的时间里,他就这样坐在房前,恋恋不舍地望着苍茫的大海。1992年8月88岁 邓林摄
读报是爸爸每日必修的功课。 1987年4月83岁邓林摄
邓小平过生日时孙子孙女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讲述者 邓林
采访从太阳刚离开地平线开始,一直到太阳越过墙头,阳光斜晒进院子,打在邓林大姐的脸上、身上。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担心72岁的邓林大姐的身体,建议休息一会儿。邓林大姐谢绝了,她说:“现在是光最好的时候,最适合摄影师拍摄,等一会就顶光了,光线就不好了。”十三年为父亲的拍照经验,让她对光影、镜头的运用娴熟于心。同样,对于这座院子,邓林大姐也早已装在了心中,在带领记者参观时,不时地指点记者哪里才是拍摄的最佳位置。邓林说,她拍摄的从1980—1993年这十三年,是父亲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时期,但她的照片并没有直接记录这一段历史,而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生活在我们中间,有血有肉、感情深挚、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老人。”
因为邓林,我们才能看到更多关于邓小平晚年生活的照片。邓林说,在她的相册中,珍藏着千余幅爸爸和全家的照片,其中大部分主要是1980—1993年这十三年自己为爸爸拍摄的。“我想让大家都知道,我的爸爸不是神,他也是人。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的倔强个性,有他的自然表情。”
﹃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有股气势﹄
情结
故乡情结
父亲最爱吃四川家乡风味的菜肴:回锅肉、粉蒸肉、扣肉……特别爱吃大肥肉。他始终对家乡的圆口布鞋情有独钟,柔软的布鞋伴着邓小平走到祖国各地。
简单生活
早上起来喝很浓 很 浓 的 绿茶,吃早点,然后看文件,看完文件散步,散完步看报,看完报又该吃饭了。然后下午午睡,看录像,看书,打桥牌,晚上看看电视,跟老百姓一样,太普通了。
严格自律
按自定作息制度运行,尽可能地锻炼体力和脑力。喜欢喝酒,但从不贪杯,烟也是说戒就戒,放下之后就再也没抽。
探访
邓林说,“除了批阅文件,父亲每天差不多要看将近10份的报纸,除了党报外,还喜欢看体育新闻,像《体育报》。”在邓林拍摄的照片中,就有一张邓小平正在看《体育报》的细节。
从邓家院子正门进入后,左拐第二个房间就是邓小平生前用过的书房,房间大约有40多平方米。墙上挂着邓小平86岁生日时,画家吴作人手书赠他的条幅“寿比南山”。然而,书桌上的一本日历提醒我们,这里的一切定格在1997年2月19日那一天。
工作人员王世斌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这里几乎保持了邓小平生前的原样,办公桌、书橱和沙发都在它们原来的位置。
在房间进门右手边,是一具衣架,上面放着两顶邓小平生前常戴的帽子,下面放着他生前经常使用的拐杖。
在几乎占据了一面墙的书柜内摆放着《二十四史》等线装本史集,还有大部头的《资治通鉴》等邓小平生前喜爱看的图书。
“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邓林说,每天早晨9点以前,秘书就把文件、报纸、眼镜、手表、放大镜等在书房摆好。早上起来洗漱后他会喝杯茶,喝完茶就吃一点早饭,吃完开始看文件。
邓林说,父亲批文件速度很快,处理事情从不拖泥带水。后来年纪大一点以后,累了会在躺椅上休息一下。
“除了批阅文件,父亲每天差不多要看将近10份的报纸,除了党报外,还喜欢看体育新闻,像《体育报》。”邓林说。在邓林拍摄的照片中,就有一张邓小平正在看《体育报》的细节。
王世斌说,书柜里线装本的《二十四史》首长都通读完了,此外首长还最喜欢看《资治通鉴》。邓林说,父亲看书有个习惯,看到不认识的字就会把字典拿出来马上查。
一张《排排坐》成为十分珍贵的镜头,照片中邓小平和四个孩子坐在家中院子里的台阶上,天伦之乐溢于言表。邓小平曾说:“以后如果评奖的话,评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爷爷,我可以得这个奖。”
在邓小平书房的写字台上,记者发现上面摆放着四只生肖陶塑和一只小篮子。
邓林说,这是父亲过生日时,孙子孙女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在那小篮子里有两个大猪,代表着爸爸和妈妈,前面的五只小猪代表着两位老人的五个孩子。那四只老鼠、羊、牛和老虎的陶塑是四个属相,代表着家里四个孙子。
“我父亲最喜欢小孩,哪个孩子最小最喜欢哪个,两三岁的孩子爸爸说是‘活玩具’。我父亲有时候工作忙,经常有的时候看到他累了,妈妈就叫小孩过来,这样他精力也有一个缓释的调节方式。”邓林说,家里的孩子从小就在爸爸的办公桌底下钻来钻去,爸爸也从来不嫌烦。
邓林说,每年爸爸过生日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做手工礼物表达对爷爷的敬爱之心。父亲在北戴河过生日的时候,孙子们连续三年给爷爷画的都是粉笔画,面积大约有二三十平方米,童趣盎然。
在邓林的“导演”下,一张《排排坐》成为十分珍贵的镜头。照片中邓小平和四个孩子坐在家中院子里的台阶上,天伦之乐溢于言表。“当时他正在散步,我一想这么伟大的人物我要让他坐在地上,再跟小孩在一块,这是一种反差。这确实是有创意、有想法照的。”邓林说,但是如果从艺术构图的角度来说,这张照片还有很大的缺陷,就是没把脚照上。
“但是没办法,生活中常常有些遗憾,历史是回不去的。”邓林说。
邓小平自己曾说:“以后如果评奖的话,评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爷爷,我可以得这个奖。”
讲述
曾想拍父亲的一天
邓林说,父亲的晚年生活非常简单,以至于她曾经想拍一组“父亲的一天”的照片都没拍成,因为他的生活太简单了,太普通了。拍了几次也没成功。
据 邓 林 回忆,父亲早晨一般是 7 点多起床,起床后要喝很浓很浓的绿茶,然后在8点半左右吃早餐,早餐很简单,中式的就是豆浆油条馒头,西式的就是面包加咖啡;吃完早餐后,他就开始批阅文件、看报纸。在10点的时候,出去散步一个小时,回来后继续看文件;在吃中饭的时候,他往往会喝一点绍兴黄酒;到了下午,假如文件没看完,他会继续看,或者参加其他公务活动。
邓林说,父亲的业余爱好是打桥牌,一般一周一次或二次。喜欢喝酒,但从不贪杯,烟也是,说戒就戒,放下之后就再也没抽。下午6点半,他会准时吃晚饭,吃完了就去看《新闻联播》。晚上10时许结束一天生活。
医生说,因为严格规律的生活,所以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后还能这样长寿。
对话
1992年88岁爸爸下海游了八次
邓小平晚年的生活很有规律,严格按照自定的作息制度运行,尽可能地锻炼体力和脑力。
邓林说,晚年父亲的生活非常简单。衣服穿着都非常朴素,直到去世时都是穿的旧衣服。不讲究穿,在吃上邓小平也保持着简单的生活习惯。
邓林说,爸爸每天早晨起来先要喝一杯浓茶。他喜欢四川或者安徽的青茶,也喜欢西湖的龙井。邓林曾回忆说:父亲最爱吃四川家乡风味的菜肴:回锅肉、粉蒸肉、扣肉……特别爱吃大肥肉。
生活朴素的邓小平,始终对家乡的四川圆口布鞋情有独钟。故乡柔软的布鞋也伴着邓小平走到祖国各地,这也是代表着他内心始终难了的故乡情结。
邓林回忆,打桥牌是爸爸终身的爱好。“爸爸曾说,只有打桥牌他的大脑才能真正得到休息,不再去想别的事情。”根据邓林的描述,邓小平打牌思维敏捷,计算准确。洗牌、发牌、叫牌、打牌、记分每一步他都特别认真,处理得果断、迅速,运筹帷幄,一派大将风度。爸爸打牌,不服输,喜欢赢。遇到有争议,他总要弄出个究竟。
1992年,邓小平一共下海八次,每次大约四十五分钟。这是他一生最后在大海中游泳。
邓林说,父亲最喜欢大海。“他不喜欢在游泳池里游,因为游泳池太小,水是死的。”邓林说,大海不同,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有一种搏击的感觉,“这跟父亲的性格很像,爸爸愿意顶着风,迎着浪,钻进水里;勇往直前,游向大海的深处。”
邓林说,每年去北戴河的时候,到达的当天,爸爸就要下海;离去的那天,他还要下海。即使天再冷,浪再大,也都舍不得放弃下海游泳的机会。
虽然酷爱大海,但是终究岁月不饶人。1992年年初,已经88岁的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同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邓小平最后一次来到北戴河。当时考虑到老人家年纪大了,医疗组不想让他下海游泳。但当时他特别想去游泳,还不断问身边人天气怎样,水温怎样。最终经过研究,医疗组还是同意老人下海了。
邓林说,1992年,那一年爸爸一共下海八次,每次大约四十五分钟。这是他一生最后在大海中游泳。
也是在这最后一次的北戴河的行程里,邓林拍出了让很多人看着动容的照片,图片说明是这样写的:更多的时间里,他就这样坐在房前,恋恋不舍地望着苍茫的大海。(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国平 摄影 谭曦)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